新闻资讯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无线充电原理
分享到:

相信大家都能感觉到飞速发展的手机行业最近似乎来到了瓶颈期,宣传的噱头变成了形态各异的手机屏幕,不过最近也有一项功能逐渐开始成为旗舰机的标配,那就是:无线充电。随着苹果三星等品牌的带动,国内的华为小米也跟上了步伐。或许大家对这个功能并不陌生,但并不了解它基于的技术原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科普一番的并不神秘的无线充电

两大无线充电技术阵营

目前业界主要有两个技术分支,一个是以Qi标准为代表的电磁感应技术,另一个则是以AirFuel标准为代表的磁共振技术。

电磁感应技术

电磁感应技术常用于小功率无线充电,充电效率在80%-95%左右,是低功耗便携式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的理想选择。但是这种无线充电技术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弊端,比如传输距离短、位置要求严格。目前该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到了小家电和手机无线充电领域,为了提高效率,用户使用的产品中两个线圈的距离一般都会保持在7mm左右,如果用户移动了接收设备,系统就会检测到充电效率的下降从而终止电力传输。

磁场共振技术

磁场共振的优势在于,其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有效的能量传递,实现更高的空间自由度,无需使线圈间的位置完全吻合就能实现较为高效的供电。原理上磁共振是更好的解决方案,它支持更远的充电距离,可以不受位置的严苛限制,并能够实现一对多充电。虽然目前磁共振技术没有完全成熟,但这种方式将成为未来手机乃至电动汽车、家电等无线供电的发展方向,Qi也把磁共振技术纳入了其标准当中。

无线充电的发展现状

无线充电并不是一项新技术,过去未能顺利发展的原因主要是无线充电标准混乱、功率低、距离短等问题。近几年,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线充电便利等优势得以显现,市场接受度大幅提升。

充电功率的提升

以前的无线充电产品充电效率低,损耗大,现阶段由于技术和制造工艺的提升,无线充电技术在5W9W等功率水平已较为成熟。未来将发展到15W以改善用户体验,例如今年下半年发布的华为Mate20Pro已经能做到最高15W的无线充电功率。WPC也发布了15W产品的Qi标准,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成熟产品推出,具备大规模商用基础。

充电距离的增加

充电距离也是影响无线充电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相比充电速度,充电距离的提升对技术要求极高,所以少有公司取得突破。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无线充电器的充电距离仅有57mm,这个距离对于个人使用尚可接受,若想铺设在在公共场所就需要给桌子挖洞,耗时长成本高,商家接受度低,不利于无线充电基础建设的推动。


目前已经有无线充电企业研发出了更加适合公共铺设的无线充电方案。微鹅科技的远距离方案将充电距离扩展到了35mm,发射器可直接安装在桌下,隔着桌面就能给手机充电。此方案不仅适用于更多场景,简单的安装方式让公共铺设变得更高效,成本更低廉。目前已有海底捞、COSTA、首旅如家、创业邦等众多品牌将微鹅无线充电引入线下场景内进行公共试点。

无线充电的优点

A美观便捷:随放随充,无需插拔数据线,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充电

B方便兼容:可兼容统一标准设备充电,无需担心手机品牌不同

C安全可靠:无通电接点设计,可以避免触电的危险

D提高了电池使用寿命,方便持续给电池补充能量防止电池过放,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较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无线充电技术确实能够带来诸多便利,未来还将广泛应用于手机、可穿戴设备、电动汽车、移动电源、医疗等领域。对于用户来说,目前无线充电还是线充的补充方式,只有用户带体验到到无线充电的便利,充电习惯逐渐被影响发生变化,无线充电才能真正被融入生活中。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


0755-83743833